綾、羅、綢、緞、絲、帛、錦、絹的區別是甚麼?

简介: 綾、羅、綢、緞、錦、絹,都是「織出來」的料子。它們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紡織時,經緯線的交曡關系不同,從而出現觸感、光澤度等的不

綾、羅、綢、緞、錦、絹,都是「織出來」的料子。它們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紡織時,經緯線的交曡關系不同,從而出現觸感、光澤度等的不同。

綾~

指斜紋組織的絲織物,面料上會有明顯的斜線紋路。質地輕薄,柔軟。今天常用來裝裱書畫。所謂斜紋組織,指的是經緯連成斜線的組織。斜紋組織的經緯交織點少,所以耐用度稍低,光澤度和彈性較高。

綾類絲綢按原料分為有純桑蠶絲織品、合纖織品和交織品。綾類織物的地紋是各種經面斜紋組織或以經面斜紋組織為主,混用其它組織制成的花素織物,常見的綾類織物品種有花素綾、廣綾、交織綾、尼棉綾等。

斜紋組織還有「浮長線」的概念,所謂浮長線,指的是一根經 / 緯紗浮在相鄰的幾根緯 / 經紗上面。綾產於漢代以前,盛於唐、宋,在明清時期緞興盛之後,綾作為衣料漸漸式微。

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花、地組織循環數相同而斜紋方向相反的,稱異向綾,地組織如採用右斜,則花組織為左斜。由於異向綾織物花部與地部緊度相同,織物非常平整。另一種是花、地組織斜向相同而組織循環數不同,稱同向綾。花部採用右斜而地部為右斜。織物地部緊度大而花部緊度小,紗線產生位移,而使花紋具有凹凸效果。

羅~

採用條形絞經羅組織的絲織物,表面具有紗空眼。質地輕薄、通風透涼,適於制作夏季服飾。怎麼理解這種組織呢?一般來說,織物的經線都是平行排列的。而羅就不同了,在織造時,經紗會不停地抬升再下沉。

經線不是相互平行而是互相絞纏的,緯線再從相絞的經線中穿過,這樣就使得經緯較為稀疏、通透。

綢~

絲織物的一個大類。指的是採用基本組織,或混用變化組織,或者說不具備其他類織物特徵的絲織物。中厚型,質地緊密。 綢出現於西漢,明清以來成為絲織品的泛稱,現在習慣上把「綢緞」連起來作為絲織物的總稱。其中較輕薄的綢可做襯衣和裙,較厚重的可做外套和褲子。

緞~

因為經緯絲中只有一種現於織物表面,所以外觀光亮平滑。緞的用途因品種異,較輕薄的可做襯衣、 裙子、頭巾、 戲劇服裝;較重的可做高級外衣、襖面、臺毯、 牀罩、 被面和其他飾品。緞紋組織的絲織品。光亮柔順、華麗脆弱。一般來說,最光亮順滑易勾絲的那個就是緞,因為緞紋組織的浮長線是最長的。

緞紋組織的浮長線越長,也就意味著經緯交織的頻率越低,光澤度就會越好。但同時也意味著織物更加脆弱,因為暴露在外的紗線無法被保護。 緞應該是在宋以後才出現。緞出現後,漸漸代替了綾的历史地位。直到今天,在正式場合的禮服也會選用緞作為衣料。

錦~

從字意看,「錦」即用彩色經緯絲織出各種圖案花紋的紡織品,泛指具有多種彩色花紋的絲織物。錦的生產工藝要求高,織造難度大,是古代最貴重的織物。 它是一種立體組織,構成數層組織互相嵌合的複雜布料,摸起來要厚一些。其中南京雲錦、 廣西壯錦、蘇州宋錦、成都蜀錦為四大名錦。

絹~

絹類織物為平紋組織,質地輕薄,堅韌挺括平整,一般常見的有天香絹、篩絹等。天香絹可以做婦女服裝、童裝等,它的緞花容易起毛,不宜多洗。

平紋組織就是經紗和緯紗一上一下織就,是一種最簡單的織物。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掌握了絹的織造技術。由於絹平實纖薄,在紙流行起來之前,它是畫作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