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PORT+家支援

简介: 如果想要动手整理遗物,我们建议可以将遗物整理过程分成两个阶段。 阶段一:分类 第一阶段,就是先将遗物分成三大类,分别是:可弃置类

如果想要动手整理遗物,我们建议可以将遗物整理过程分成两个阶段。

阶段一:分类

第一阶段,就是先将遗物分成三大类,分别是:可弃置类、循环再用类和珍贵回忆类。

可弃置类:过期的药物、破掉的衣务和坏掉的电话等等,所有觉得丢掉也不会可惜的东西,都可以被归类在内。

循环再用类:书、全新的衣服、碗盘等等,所有觉得丢掉很可惜,但是以后不会再用到的物品,就可以归类在内。

珍贵回忆类:最后将所有最难割舍、跟先人有回忆的物品,都归类在内。

阶段二:行动

第二阶段,就是将分类好的物品,依照各个不同的方式处理好。可弃置类:

可以直接丢进垃圾桶或回收箱。

循环再用类:能够循环再用的物品,我们建议可以捐赠社福团体,如:红十字会,救世军团体等以帮助需要的人,或是寻找有信誉的二手物买卖方,将物品卖出去。

珍贵回忆类:拥有回忆的物品,是里面最难处理的类别。建议先将所有想保留的物品,集中起来。但是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这类的物品,最多只保留一至两个纸箱。若是保留整个房间的物品,或是好几箱的物品,那就等于没整理,徒劳无功。我们建议将此类遗物再细分为长期保存和短期保存。

长期保存类:可以把长期保存箱当作是宝物盒,里面的收藏品,都是最容易触动情绪,被视为「回忆」的遗物。长期保存箱可以放置很久,等到确定哀伤期结束之后,再回头检视这些物品的去留。

短期保存类:主要放置「犹豫」回忆物件 或那些「保留无用」但却「弃之可惜」的物品。建议在短期保存箱上,写上一个期限(例如三个月,或是一年)。假如在期限过后,都没有想到这些物品,或是没有用到这些物品,那就可以把这些东西丢掉了。但如果发现在期限内,还是时时挂心这些物品,或是期限过后,还是不能舍弃这些遗物,则可以将东西转换到「长期保存箱」内存放。

处理遗物时,总会牵引着许多回忆和情绪;学习放下,珍惜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