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瓦·时

简介: 定义 编辑 千瓦⋅时等于1千瓦功率在1小时内做的功: k W ⋅ h = ( 3600 s ) [ k W ] = 3600 [ s ] [ k J s ] = 3600 k J = 3.6 M J {\displaystyle \mathrm {kW\cdot h} =(3600\,\

定义

编辑

千瓦⋅时等于1千瓦功率在1小时内做的功:

k

W

h

=

(

3600

s

)

[

k

W

]

=

3600

[

s

]

[

k

J

s

]

=

3600

k

J

=

3.6

M

J

{\displaystyle \mathrm {kW\cdot h} =(3600\,\mathrm {s} )\lbrack \mathrm {kW} \rbrack =3600\,\lbrack \mathrm {s} \rbrack {\Bigg \lbrack }{\frac {\mathrm {kJ} }{\mathrm {s} }}{\Bigg \rbrack }=3600\,\mathrm {kJ} =3.6\,\mathrm {MJ} }

相反地,1瓦特等于1焦耳/秒。1千瓦⋅时等于3.6 × 106焦耳[2]。

千瓦⋅时(kW·h)当中的小时(h)为国际度量衡局接受的可并用单位(Non-SI units mentioned in the SI),其与标准国际单位千瓦(kW)的组合为国际单位制所认可[3]。

说明

编辑

千瓦⋅时一般被广泛使用的符号表记为kWh,通常在商业、教育和科学出版物以及媒体中使用[4][5][6],它也是电力工程中常用的单位[7],但这样的表现方式并不是国际单位制的常用风格[3]。

kW⋅h和kW h的表记方式较不常用,但其与国际单位制一致。由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与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ASTM)联合发布的自愿性标准文件国际单位制手册指出,在形成复合单位符号时,乘法必须用空格或是以一个半高的点(⋅)表示,否则可能因为某些前缀,而被误解为单位符号[8][9]。另外,国家标准暨技术研究院(NIST)发布的一本指南,则建议不要使用kWh以免造成混淆[10]。

另外,美国电动汽车的官方认证标签上,其使用的燃油经济性指标对于千瓦⋅时缩写为kW-hr(单数)或kW-hrs(复数)[11]。

单位转换

编辑

能量单位包括焦耳、瓦⋅时、千瓦⋅时、电子伏特、卡路里的单位转换如下[2]:

1 J = 1 kg⋅m2⋅s−2 =

1

2.77778 × 10−4

2.77778 × 10−7

6.241 × 1018

0.239

1 Wh =

3.6 × 103

1

0.001

2.247 × 1022

859.8

1 kWh =

3.6 × 106

1,000

1

2.247 × 1025

8.598 × 105

1 eV =

1.602 × 10−19

4.45 × 10−23

4.45 × 10−26

1

3.827 × 10−20

1 cal =

4.2

1.163 × 10−3

1.163 × 10−6

2.613 × 1019

1

焦耳

瓦⋅时

千瓦⋅时

电子伏特

卡路里

用法

编辑

千瓦⋅时这个单位主要用于量度电力,因为千瓦⋅时比焦耳更容易被大众了解,并更易依据电器使用时数来计算。另一方面,焦耳相对千瓦⋅时的单位量度太小,较不方便计算,而中国大陆亦有公共机构在收费单上使用兆瓦⋅时(MW⋅h)来代替千瓦⋅时。其中1兆瓦⋅时 = 1,000千瓦⋅时,1千瓦⋅时 = 3,600,000焦耳 = 3.6兆焦耳(中国大陆用法)= 3.6百万焦耳(台湾用法)[b]。

更大的单位还有吉瓦⋅时(GW⋅h),常用于描述发电厂的发电量,即1吉瓦⋅时 = 1,000兆瓦⋅时 = 1,000,000千瓦⋅时 = 3,600,000,000焦耳 = 3.6吉焦耳(中国大陆用法)= 3.6十亿焦耳(台湾用法)。另外有比千瓦⋅时小的单位,为瓦⋅时(符号为W⋅h,另有记作Whr的),为千瓦⋅时的千分之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