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中国

简介: 2000年 - 2006年:早期中文搜索與新聞服務 编辑 2000年9月12日,成立一年的Google宣布在網站增加简体及繁体中文兩種語言,開始提供中文搜索服務

2000年 - 2006年:早期中文搜索與新聞服務

编辑

2000年9月12日,成立一年的Google宣布在網站增加简体及繁体中文兩種語言,開始提供中文搜索服務。同日加入的語言還有日語和韓語,代表了公司對於邁入亞洲搜索市場的決心。據布林的說法,网站流量几乎有一半来自美国以外。[9]Google一個月前宣布它與中國門戶網站网易已經签署协议,使用Google作为其中文专用搜索引擎和默认网络搜索结果提供商。[10]Google稱其已經收錄了2400万个中文网页。[9]

因為服務器設在海外,Google在中國的訪問速度緩慢,且在此後幾年內被多次屏蔽。[11]2002年8月31日,Google和AltaVista搜索引擎在中国大陆被防火长城封锁。[12]期间网页曾被劫持到百度等其他中国大陆网站。媒體推測這與兩個月後即將舉行的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關;這次會議會將權力交接到新一代領導班子上。[13]推出兩年的中文搜索引擎在中國4500萬網民當中很受歡迎,Google遭封杀在中國引起网民不满,也有許多網民使用代理服務器繞過封鎖。[13][14]9月12日,封锁被解除,但网页快照卻再次後備長期屏蔽,屏蔽手段為TCP会话阻断。推測封鎖原因是這一功能可以避过政府的审查用來訪問在中國被屏蔽的內容。2003年12月,Google再次被封锁。與此前的做法相同,中國官方也未公開承认屏蔽網站。[15]

2004年9月10日,Google推出簡體中文版Google新聞服務,[16]支持用户搜索浏览来自1000多个简体中文新闻来源的新闻。Google首次邀請到網易新聞做独家专访,被視為其上市後加速中國策略的動作。與一般門戶網站的新聞頻道不同,Google新聞显示的头条新闻完全由计算机算法选择,不受人工干預。新浪、搜狐和网易的網站編輯接受採訪稱對於算法選擇並不看好;新浪科技總監稱,“网站编辑最清楚网民想看什么,我们选取新闻的尺度比计算机强多了。“[17]

2005年7月19日,Google宣布将在2005年第三季度於中国开设中国研发中心,聘请计算机科学家李开复博士领导该中心的运作;研發中心也与当地的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以吸引和培养中国人才。李開復將担任工程部副总裁兼谷歌中国区总裁。在此之前,他在上世纪90年代末创立微軟中國研究院,後在微软担任企业副总裁一职。[18][19]同月,媒體爆出Google在中國的辦公室將从位于北京建国门外的新华保险大厦搬至清华东门边上的科技大厦;在那里,Google租用了两层楼,预计可以容纳六七百名员工。另外,Google在北京财富中心还有一个办公点。由於當時Google在北京僅有120多名員工,媒體預期公司将在中国招聘5倍數量的新员工。在这之前,Google在国内所租用的办公室都是属于临时办公点,“Google厨房”也首次引入到中国的新辦公點。[20]10月,Google宣布任命周韶宁为大中华区销售和业务开发总裁,负责Google在中国的销售和渠道业务,并致力于扩展中國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1]

2006年 - 2009年:中國版搜索服務,本地化產品與廣告業務擴張

编辑

2006年1月11日,Google推出中文版學術搜索,索引来源包括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资讯,內容涵蓋公開发表的学术期刊和论文。[22]

2006年1月26日,Google推出中國版網站Google.cn,這是Google推出的首個在中國境內運作的網站。Google新闻改名为“Google资讯”。Google此舉被認為希望在擁有1億網民的中國市場與百度等競爭對手抗衡。與美國站點google.com不同,中國版網站提供帶內容審核的網頁搜索服務,搜索结果會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或政策而做出刪減;英国卫报發現輸入包括“天安門屠殺”、“達賴喇嘛”、“台灣獨立”、“法輪功”等詞彙都會返回被審查的結果;大多數情況下,只有中国政府的官方网站或后缀为“.cn”的网站被收录。審查做法招致了部分不同政见人士的批評。Google對此解釋稱,「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搜索服务一直只从中国以外提供,导致延迟和访问问题一直不能让中国用户满意,因此,Google也不能接受。有了google.cn,中国用户最终将得到一个快速、随时可以访问的搜索服务,帮助他们找到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信息。」Google高级政策顾问安德鲁·麦克劳林辯護「新网站能更好地服务中国客户」[23],並稱不会在中国網站托管其电子邮服務Gmail或博客服务Blogger,因為这些服务可以用來挖掘用户的信息。技术分析师邓肯·克拉克猜測Google可能希望避免雅虎去年向政府提供一名中国记者的电子邮件账户信息后招致的不良宣传;该记者后来因违反国家保密法而被定罪。[24][25]2月14日,Google黑板报(googlechinablog.com)開通了,這是Google中國的官方博客;這個博客包含「最新发布产品,在中国的进展」的信息,也有Google工程師的撰文。[26]

2006年2月,路透社报道,Google在中国没有ICP牌照、涉嫌非法经营。原因是当时的Google.cn是和赶集网一起使用同一张ICP证(京ICP证050124号)。Google回应指,Google透過与赶集网达成的合作协议,获得了运营Google.cn的(ICP)授权,故“借用”ICP证并不违法。而且,“借用”ICP证在其他外资网站中已有先例,例如雅虎中国和易趣等。同时,《华尔街日报》预测,“或者最有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是,Google.com国际中文网页的检索请求最终将全面被导向Google.cn网站……”。Google中国方面的人士当时表示,出于对现实的考虑,这一预测有很大的可能性。[27][28][29]

2006年4月12日,Google全球CEO埃里克·施密特与Google两位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联合总裁李开复、周韶宁共同在北京宣布Google的中文名字“谷歌”。Google解釋成,“谷歌”意即“丰收之歌”,用诗意的方式寓意了丰富多彩的搜索体验。

5月,Google宣布Google图书搜索中国合作伙伴计划,清华大学出版社和少年儿童出版社成为Google(谷歌)图书搜索的首批中国合作伙伴。Google稱這一計畫的目的是「使全球用户都能方便的发现、找到更多中文的图书」。[30]6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中信出版社成为Google图书搜索的新的中国合作伙伴。[31]

2006年起,Google大力擴展在華AdWords業務。[32]2007年,Google推出「Google AdWords关键字出口易计划」,幫助出口贸易企业海外推广。[33]到2007年底,Google已在中國簽約至少24家經銷商,負責在厦门、上海、广东、北京、杭州、苏州、深圳、福建、郑州、成都、河北、济南、天津、常州、扬州、武汉等地的廣告銷售。[34]代理商收取预付广告费的20%作為服務費。[35]

2006年6月24日,Google.cn和MSN.com.cn均被域名挟持到“买麦网”。[36]

7月31日,Google Trends中文版发布。這一服務通过图形化的方式显示最热门的关键词,同时还展现各种搜索关键词的自2004年开始的历史走势及与此相关的中文新闻报道。[37]

2006年7月,Google 新租了位于清华科技园的科建大厦10 层楼。

2006年9月4日,Google正式启用位于北京市中关村清华科技园里面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科建大厦,作为谷歌中国的总部。[38]

2007年1月4日,Google宣布與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達成合作,为中国移动WAP门户“移动梦网”提供移动搜索技术支持。[39]2月,中國版Google地圖(ditu.google.cn)在春節期間上上線。這個地圖產品由原来的Google本地(bendi.google.com)更名而来。新发布的谷歌地图提供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以及其它二、三级城市共146個地方的地图搜索,含有“鸟眼”、信息泡、“拖拽缩放”等特色功能。[40]3月2日,Google图书搜索简体中文版試用版(books.google.cn)發布,用戶即可通過全文檢索,有限閱讀古典中文書籍,也可通過Google圖書搜索計畫的中国合作出版商查閱當代書籍。若讀者有意購買,Google圖書搜索提供网络书店的連結;Google还提供了“查找本地书店”的功能,用戶可在谷歌地图找到当地最近的书店。[41]3月16日,Google推出谷歌热榜(rebang.google.cn),用於展示「最流行电视节目,网络小说及网络游戏,或者一个完全陌生的热词」。谷歌热榜發布時共有50张榜单,除了“上升最快的榜单”是根据搜索频率的变化量得来外,其它榜单上搜索词的排名都是依据搜索量的多少而定。除了谷歌官方榜單,卓越网和巨鲸音乐网也提供了圖書和音樂的第三方榜單。[42][43]4月4日,谷歌中国实验室推出谷歌拼音输入法。這款產品支持用戶將個人詞庫同步保存到Google帳戶,也提供「一键搜索」功能。[44]搜狐指责其使用了该公司同类产品搜狗拼音输入法的詞庫。9日,Google发表声明道歉,並承認使用了「非Google的數據源」。並稱已發表新版本,使用了谷歌搜索數據庫產生的詞庫。[45]5月,Google发布生活搜索(www.google.cn/shenghuo),涵盖了房屋、工作、火车票、物品和餐饮5个方面的信息,立志成為「老百姓寻找衣食住行等实用信息的入口」。[46]8月20日,Google與天涯社区合作推出“天涯问答”和“天涯来吧”兩款產品;“天涯问答”是一个知识分享、信息交流、答疑解惑、结识朋友的平台,而“天涯来吧”是一个综合性网络互动社区,用戶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观点,结交来自各地兴趣相投的朋友,建立新的社交圈」。[47]

6月,Google與新浪在北京召開新聞發佈會,宣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关系。新浪搜索服务中将嵌入谷歌网页搜索框,新浪众多主要频道内页也將投放AdSense廣告。新浪首席执行官曹国伟和谷歌公司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博士發表講話。[48]

6月,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上海)遷入来福士广场。王劲和杨文洛博士将共同领导這一研究院的工作。[49]

2007年3月起,中国大陆用户在使用未修改cookie的简体中文版浏览器里输入Google.com会被自动转向到Google.cn。若用户输入google.com/ncr进入Google.com搜索敏感词被GFW切断,会自动转向到google.cn并显示google.cn上的搜索结果,提示“目前无法访问 www.google.com,搜索结果来自 www.google.cn。”

2007年9月19日,Google.cn取得由信息产业部颁发的新ICP牌照(ICP证合字B2-20070004号),由Google与赶集网组建的合资公司“北京谷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持有。北京谷翔负责Google.cn网站的运营,Google公司与赶集网各持有其50%的股份。另外,此时谷歌中国的工程师已达100多人。[50][51]

2007年10月18日,Google.com、Windows Live Search和雅虎搜索引擎再次遭到域名挟持,本次是被挟持到百度。[52]

2007年10月30日,Google在中國推出短域名“g.cn”[53]。而此域名原由上网导航网站265.co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总裁蔡文胜所有。当时有传闻指谷歌中国将会收购265.com[54],而当中原因就是要得到此域名。[55]

2007年11月1日,Google在中國版網站推出网页快照功能。[56]此前google.com的網頁快照功能自2002年起便在中國被屏蔽。用戶在訪問被內容敏感的網頁快照時,會收到提示“本网页可能涉及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内容,无法通过google.cn缓存访问,请返回google.cn。”[57]

2008年1月,來自SK電訊的刘允博士被任命為Google销售副总裁;他将常驻北京,负责谷歌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销售和渠道业务。[58]

2月14日,Google主办“益暖中华”——首届谷歌杯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大赛将吸引众多富有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们激荡创意,发掘和资助一批能为公众创“益”的优秀项目。益暖中华網站同時公開(www.gong1chuang1.com)。

3月28日,Google中國網站首頁改版。作為Google在亚洲其他国家主页改版計畫的一部分,新版页面打破过去的简单风格,在搜索框下添加了视频、图片、资讯、地图、博客搜索、热榜、网站导航几个快捷入口。[59][60]

2008年4月24日,谷歌财经中国版(caijing.google.cn)发布。這款產品由纽约和上海Google工程师共同合作开发,用戶可以在這一服務更便捷地获取中国股票和基金的信息[61][62]

2008年5月8日,Google與金山软件公司發布免費的《谷歌金山词霸合作版》。谷歌金山詞霸會利用網際網路搜尋引擎進行查詢或翻譯。[63]

2008年中国发生汶川大地震之后,全国“默哀3分钟”期间的谷歌中国流量曲线。[64]

因應汶川地震造成大量民眾死傷和經濟損失,5月15日,Google利用地圖、來吧、問答、搜索服務整合有關地震的信息。18日,Google继而發布親人搜索(www.google.cn/qinren),支持發布尋親和報平安信息。服務最初含有40家医院、4万余人的信息,但用戶也可以通過短信或者網頁提交所知的朋友的狀況給Google,經核實後會加入數據庫。[65]19日14时,在向汶川地震遇难者的全国哀悼时间,谷歌搜索流量统计曲线大幅骤降,谷歌工程师在官方博客称之为《哀悼与团结的曲线》。[64]

2008年5月23日,谷歌宣布已透过关联公司「Google爱尔兰」购入了265.co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的域名,但双方都没有透露交易的具体金额。对于有消息指谷歌开价2000万美元用于收购26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的传闻,均遭到双方否认。[66]

2008年8月5日,Google中国与巨鲸音乐网联合發布谷歌音乐搜索實驗版。上線伊始,音樂搜索为用户提供上百家唱片公司旗下的数万首歌曲的搜索與收聽服務。用戶在Google搜索歌曲或者歌手信息,选中歌曲后可进入巨鲸音乐网站,试听或者下载高质量的正版音乐。Google通過广告收入分成來填補音樂授權費。

2008年8月19日,谷歌推出中国版公交搜索。[67]

2008年11月10日,谷歌中国在Google.cn推出中国版iGoogl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国版iGoogle是以Cookies技术记录用户的个性化定制,且并不能像国际简体中文版iGoogl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那样支持用户帐户登录,故用户在更换电脑后需要重新设置页面。[68]

2009年1月,北京市海淀法院审结了“北京谷歌科技有限公司”侵犯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法院判令“北京谷歌”停止使用企业名称、变更企业名称,并赔偿“谷歌中国”经济损失及诉讼合理支出共计人民幣10万元。[69]

2009年9月4日,谷歌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正式宣布离职。[70]杨文洛和刘允接手谷歌大中华区工作,分别负责工程研发和商务运营。刘允当时对媒体表示:“现在到了在中国把谷歌还原为一家全球互联网公司的时候了”,“我们不是Google China,而是Google in China”。[71]

2009年10月,一些中国作家与行业组织指责Google数字图书馆收录其作品为侵权行为,并表示可能起诉谷歌。但韩寒、可能吧[72]等则表示这些指责者并不了解Google是否真的侵权,更多的是由于本能的抵触作品的数字化,也有起哄的嫌疑,而Google的行为也并没有侵犯版权。

2010年1月13日,Google公司作出声明,称他们将考虑取消google.cn的内容审查,并与政府谈判,如谈判失败的话将有可能关闭谷歌中国。这引发了中国网民的大讨论。

2010年3月23日凌晨(UTC+8),谷歌发表声明[73],宣布停止在Google.cn搜索服务上的自我审查,将其原有谷歌中国的两域名(google.cn和g.cn)中的网页搜索、图片搜索和资讯(新闻)搜索重定向至Google香港的域名(google.com.hk),并将后者的设计特别调整,与原来大陆网站接近,同时引入了部分大陆网站原来没有的服务。此举被认为是正式关闭谷歌中国内地网站的举动[74];8月,中国版Google资讯被重新更名为“Google新闻”。

2010年 - 至今:關閉中國版搜索服務

编辑

2010年7月20日,Google宣布关闭中国版热榜和生活搜索两个服务,并且终止与天涯社区合作的天涯问答服务,在google.com.hk启用新版本的Google问答。[75]

2011年9月13日,Google推出团购服务“Google時惠”,聚合所有中国大陆团购网站信息。[76]

在2012年2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宣布,Google在中国合资公司的互联网地图服务目前可维持现状,显示中国官方和谷歌在互联网地图服务上的争执有所缓和。测绘局公告称,在资质审批过程中,其互联网地图服务可维持现状,但不得增加新的互联网地图服务内容。[77]这意味着Google被当局禁止在中国大陆采集街景信息。但Google仍可在中国版Google地图中显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街景视图。5月,中国反垄断机构已批准Google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公司。

2012年9月21日,谷歌音樂搜索被關閉。谷歌中国前技术总监胡宁向《南方周末》记者称,在2010年3月谷歌宣布退出之前,谷歌的整个市场份额都处于一个上升的势头,音乐服务占谷歌搜索总量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78]受其影响,巨鲸音乐网不久便随之永久关闭。

2012年12月12日,本土化产品谷歌购物搜索被关闭,官方给出的理由是购物搜索这款产品在中国的影响力并没有达到预期。输入www.google.cn/shopping会被重定向到美国区服务Google Shopping。google.cn剩下地图和翻译的服务。

2013年7月15日,Google宣布Google全球副总裁、谷歌大中华区负责人刘允不久将离职。其离职被广泛评论为“他做了他该做的。刘允是个称职的‘看家人’,接手了一个烂摊子,又碰到人掀翻了烂摊子,刘允坚持做了4年,这4年他没掺和什么,也没他什么事,虽然行业不进就退,但他的这个摊子不倒就是胜利。”熟悉刘允的人士称,早在一年多前刘允就有离职想法,“谷歌中国增长已面临严峻瓶颈,任何一个有想法的人都会离开。”[79]

2014年12月25日,Google爱尔兰控股(Google Ireland Holdings)在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澎集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80][81][82]

2015年9月,随着Google在月初发布了全新设计的logo,作为Google当时在中国的主要办公点,科建大厦门口地面的Google地标虽然更换成了新版logo但原来的“谷歌”和“中国”字样却已消失不见,而楼顶logo标牌至今没有替换。[83]

2016年1月25日,Google在中国的教育合作项目首次获得来自中国教育部的教育部最佳合作伙伴奖。[84]

2016年8月1日,Google北京办事处[85]将搬迁到刚刚建成的距清华科技园科建大厦不远的北京融科资讯中心B座,谷歌在那里租了总共7层楼,并将谷歌食堂、休息室、咖啡厅、健身房等谷歌在全球各地的办公地的拥有的元素一同迁入了楼内。值得一提的是,原科建大厦仍为谷歌所有。[83]

2016年12月8日,Google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中国首届Google开发者大会[86],同日宣布并启用为中国大陆开发者设立的开发者网站,这其中包括Google Developers中国网站 (developers.google.cn)、Android开发者官方网站(developer.android.google.cn)、快速开发应用的移动平台Firebase(firebase.google.cn)。[87]而网站采用“.cn”域名,这是Google时隔5年再次在中国大陆部署新的服务。[88][89]

2017年3月28日,Google对移动应用软件Google翻译更新至了5.8版本,更新后的版本统一接口使中国大陆用户可通过谷歌中国的服务器正常使用此软件。[90]

自2014年5月31日中国大陆完全封锁Google服务后,谷歌的翻译仅可在谷歌中国的网页版上使用,而移动应用由于接口被封锁则完全不可用。[91]

2017年3月30日下午(UTC+8),有国内的开发者发现,谷歌的API开源技术镜像网站Google Codelab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得到了解禁,到目前为止,国内用户都能无障碍进行网页访问。[92]同年4月24日,谷歌开发者中文博客宣布,“全球皆可访问的 Google Codelabs 网站”正式启用。这是继Google翻译之后又一Google开发者服务得到解禁。[93]

2017年8月31日,Google宣布启用TensorFlow中国站:tensorflow.google.cn。[94]

2017年12月13日,Google在上海举行的开发者日上宣布在北京成立谷歌AI中国中心,由李飞飞和Google Cloud研发负责人李佳博士共同领导[95][96][97][98][99][100]。

2018年1月22日,Google启用Golang中国站:golang.google.cn。[101]

2018年5月31日,Google在中国推出第二款手机应用:Files Go(谷歌文件极客)[102][103][104]。

2018年7月,Google推出首款微信小程序“猜画小歌”[105][106][107]。

2018年8月1日,从谷歌内部泄露出来的文件显示,谷歌打算在中国大陆启动审查版的搜索引擎,项目代号是Dragonfly(蜻蜓)[108][109]。12月,谷歌公司在內外壓力下放弃研究蜻蜓项目[110]。

2019年秋季,Google关闭了中国版Google地图[111],2021年2月以来,原页面被改为指向Google地图香港站的链接(maps.google.com.hk/maps?hl=zh-CN&sourceid=cnhp)[112]。

2022年9月末,Google关闭了中国版Google翻译(https://translate.google.cn/),其原因是访问量过少,并像搜索页面一样只保留了一个指向Google翻译香港站的链接(https://translate.google.com.hk/?hl=zh-CN&sourceid=cnhp)。[113][114][115]

2025年2月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宣布,因谷歌(Google)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决定对谷歌(Google)发起立案调查[116],调查主要集中于安卓操作系统[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