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 《经络腧穴:身体的秘密通路》周思远老师主讲

简介: 由于福慧厅本周有接待工作,我们的课程改到了福慧厅后面行政楼二楼多功能教室。第一组的师兄们早早的来到香园,布置教室、安排净手台…

由于福慧厅本周有接待工作,我们的课程改到了福慧厅后面行政楼二楼多功能教室。第一组的师兄们早早的来到香园,布置教室、安排净手台……一切都是刚刚好的样子。

0 2

净手 静心

温暖的水,从木勺流到手上,温润我们的双手,也驱散了一路的疲惫。

微微的闭上双眼,诵念心经,在反复的诵念过程中,逐渐感悟心经中的人生道理,整个人也渐渐平和起来。

0 3

经络腧穴

此次授课的老师是来自秉正堂的周思远老师,周老师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带领蒲公英们进入经络的世界。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奇经有八条,即任、督、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

周老师按照流注的顺序依次介绍了十二正经,并且挑选了一些功效显著的穴位,手把手的示范如何寻找定位。

01

手太阴肺经

循行部位

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通过膈肌,属肺,至喉部,横行至胸部外上方,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之端。

分支:从手腕的后方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络穴:列缺

1、宣肺止咳、理气平喘、清泻肺热

2、《四总歌》:“头项寻列缺”

3、《八脉交会八穴歌》:“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02

手阳明大肠经

循行部位

起于食指桡侧端经过手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向后到第七颈椎棘突下,再向前下行入锁骨上窝,进入胸腔络肺,向下通过膈肌下行,属大肠。

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至面面颊,入下齿中,回出挟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至对侧鼻翼旁,交于足阳明胃经。

络穴:合谷

1、有较强的泻热作用

2、醒脑开窍

3、治头面五官病

4、催产、下死胎(古籍记载)

5、《神应经》:孕妇不宜针。

0 4

课间休息

课间时候,一部分师兄们围着周老师提出自己的困惑,周老师也非常耐心细致的逐个解答,为周老师的认真负责点赞!

一部分师兄们在小庭院里面练习站桩。站桩看似非常简单,却有诸多好处,比如持续的专注可以改善身体内循环,达到暴露和修复身体隐疾的作用。

0 5

互动思考

周老师分享完,大家都非常积极踊跃的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确实经络这一节课程知识量太大了,首先必须对经络和人体非常熟悉,才能去了解怎么通过经络来调理和改善。

班主任刘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

A. 经络到底是什么?

B. 除了人类,其他动物有无经络?

C. 经络里面流动的是什么?

D. 穴位一定是治疗那个病的吗?

师兄们的问题:

A. 灸穴位的时间和频率如何掌握?

B. 有没有对过敏性鼻炎的建议?

C. 如何实现穴位的双向性调理?

D. 如何有效的记住这14条经络?

0 6

课后感言选集

这次课程涵盖的内容比较多,师兄们纷纷表示没有学够想要进阶学习,课后也有很多自己的感想……

我有话说系列(选自以下师兄)

线辉 李敏 陈茜 曾晖 曹婷

白琼 张婧 李琴 万群 李红雪

刘春红 游正霞 黄菊茹 李光照

01

人体生命活动有赖于一套完整的循环系统,五脏六腑的机能由经络相联系,这些经络中有主干,有分支,各个主干上又有诸多穴位,而每一个穴位对脏腑起到调养,疏导的作用,这节课周思远老师耐心细致地引领我们认识身体的经络系统,在老师的讲解里,眼前是人体纵横交错、联络各个脏腑的经络主干,有密如网络的细小络脉遍布于肌肉、脏腑、骨骼表面,起到运输气血的作用。并学着找到几个常用穴的位置列缺、合谷、养老穴等,其中列缺穴我知其名,但一直不知道具体位置:它属于肺经,主要有宣肺止咳、理气平喘、清泄肺热,按住腕背桡侧,仔细拨揉,果然有一个米粒大小的坑,拨揉疼,并有格愣格愣的感受,这怕是这一段缺少濡养,筋紧所致,最近突然咳嗽,并伴有大量的痰,但身体并没觉得疲倦,想来应该是训练所致,身体有排异反应,清楚肺里面,或者脾胃里的痰湿。这节课既生动又随手可以日常保健,虽然经络系统看起来错综复杂 静下心来注意辨认,并在自己身上反复寻找总是会熟悉的。

0 2

以前看电视或武打小说里常常看到“打通任督二脉”以及各种武功高手神奇的点穴,周日听了周思远老师的《经络与腧穴—身体的秘密通路》一课,都忘了问点某个穴是否真的能让一个人不能动弹,再点一下又能恢复如常。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这一课的知识点非常多,需要我们下来花时间记忆。十二经脉,如环无端,循环往复。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其内容繁多,有人浓缩为“肺大胃脾心小肠,胱肾心包焦胆肝”。通过周老师重点给我们讲解的几个腧穴“准、快、简”的取穴方法,如自己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就可以按压穴位,保养自己的身体。目前我的目标是能在自己身体上找准所学的这些穴位。等寒假见到在大学学习针灸和推拿专业的侄儿时,可以好好和他探讨探讨了。

0 3

非常荣幸能够听到周思远老师讲的经络与腧穴课程,经络对我来说一直都是很神奇的一件事情,同时感慨古人的智慧结晶源远流长,周老师用中气十足的嗓音给我们仔细讲解了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规律、循行部位等,还介绍了奇经八脉里的任脉和督脉,分别介绍了十二经络里常用穴位的位置和功效,尤其现场教我们怎么找准穴位,用什么方法来对穴位刺激发生功效,穴位不同使用的方法也有不同,比如针灸、艾灸、热敷等需要辨证论治。另外还有腧穴、特定穴等,让我们在短短的一堂课里学习到很多实用的知识点,课下还需要多多努力学以致用,特别感恩周老师带我们了解身体的秘密通道之经络课程。

0 4

0 5

这节课跟随周思远老师学习了经络与腧穴。从预习到课堂接触到了很多知识点,但有一种云山雾罩的感觉。经络一章有句话讲:脏象学说、气血精液理论、病因学说等基础理论同经络学说结合起来,才能比较完整地阐释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诊断和确定治法。自己很想结合起来去认识自己的身体与身体本身存在的问题,可是越想结合有时越结合不起来,因为所学还尚浅吧!不急不急!但其实仔细回想自己在看待健康和对待身体与生活的思维方式其实在中医班的学习后是在慢慢地发生着改变的。

随着经络一章的学习结束,《中医基础理论》这一本基础教材的学习就算告一段落了。仔细回想自己最大的收货在于看待整个生命活动的客观性和整体性的提高。通过前面所有的章节的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环境还有天地四季的紧密关系。特别是通过学习也认识到了自己之前的生活方式的问题其实才是身体疾病的根源,自己没有很好的做到正气存内,那邪就可干。所以,现在就要有“治未病”的思想。如书里所述那样:未病之前,重视形体和精神的调养,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从而提高正气和抗病能力。既病之后,就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防止传变。而落实到每日的具体生活:因为四时气候的变化是生命生长化收藏的重要条件,而在一日一中其实也如四季循环。朝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如果我慢慢学会在每一天都尽量做到在昼夜晨昏的阴阳变化中去顺应调整自己的生命活动,如:朝生,午长,日落后收敛。入夜后宁神静心。我相信,日积月累的与天地同频,自己的身心一定会变得更健康的。最后,谢谢老师们的传道授业和师兄们陪伴学习,让我们一起都变得更健康吧!

0 6

这节课是周思远老师讲授《经络与腧穴》。平时针灸、按摩保健较多,所以兴趣浓厚!整堂课信息量大,专业性强,知识消化有一定难度。周老师用比喻方法引导我们理解经络、腧穴的关系,十二经脉好比河流,奇经八脉好比湖泊,它俩相辅相成,“河流”可为“湖泊”储水,“湖泊”又可为“河流”倒注。腧穴像是河流的码头,它既是疾病的反应点,也是针灸等治法的施术部位。腧穴有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及特殊作用。比如足三里穴可以治疗肠胃消化类疾病,合谷穴可为痛症、外感、郁症及痛经所用,轻按迎香穴可以治疗鼻炎,三阴交为妇科第一要穴,风寒感冒艾灸风池穴,风热感冒刮痧风池穴。针灸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针偏泄,灸偏补,等等。

经络、穴位是个庞大复杂的体系,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实际操作学习。目前对我来说,经络、穴位还只是个名词,它的具体位置和功能主治还是满头雾水。刘老师说预开针灸进阶班,真是想人所想,大家拍手称快!希望通过后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对平日保健有一定帮助作用!

0 7

这是蒲公英上课的第三个转场有点特别!更有点眼馋,今天的课有点小期待,以至于小朋友比赛也没去还是乖乖的来听课,做一名合格的学生。

经络很神奇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又确实存在,而且自己也亲身体验过,效果非常好,真的印证了一句话,一针见血,也许是自己非常感兴趣吧!这节课听得很轻松,经络的分类和走行还是基本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而且每个条经上的穴位以及它的主治作用也能推理出来,就是对穴位的位置还有点不熟悉,这还缺点解剖知识和多点临床经验吧!就像刘老师说的吧!需要借助工具!那么最好的工具就是自己啊!还可以是自己的家人,多了解这些保健穴位,不仅可以让自己更熟练,而且还能让家人保健身体!两全其美!唯一确定就是时间太有限没能再多装点知识!

0 8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这只是概念,经络系统其走向, 交接,分布,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有一定规律可谓壮观,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别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无法以“形”来表述,重在功能的表达。经络上面又布满各自的穴位,通过“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环路径,发挥其近治作用,远治作用以及特殊的作用。

今天的经络学习只是冰山一角,都还谈不上。我想记住了十二经络名称和粗线条循环路径也算是一种小收获吧!从胸开始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循行于胸,再传给手太阴肺经,首尾相贯,如环无端。穴位共有362个,今天学习了近20个,跟着周老师把这些穴位位置找了一遍,了解了各自功能,课后只有温故而知新,加强记忆,才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了。

0 9

相比于抽象的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腧穴虽然玄妙,却是实实在在可以触碰感知的,所以也最先被全世界范围接受和认可,课堂也格外能引起共鸣。我们可以通过很多种方法感觉气在身体里的流动,瑜伽、气功、打坐、站桩、冥想,这也体现了不同文化的共通性。人们通过不同方式在接近和揭示身体的奥秘,而我们的中医在这方面绝对领先,起源早,应用广,在经验中不断总结完善。元气满满的周老师,亲身示范什么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让我们更加期待着提升班可以早日到来。

1 10

这节课是周思远老师讲经络与腧穴。这节课我们了知了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指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经贯穿上下,沟通内外,是主干;络是经脉别处的分支,细小,遍布全身。老师按照十二经脉以及分布在上面的腧穴给我们讲解了经络及腧穴的主要作用及主治特点。腧穴的主治特点三个:近治作用在于一切腧穴都能治疗他所在部位局部与邻近主治脏器的病证;远治作用在于十四经所属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证,而且还能治疗本经巡行锁国储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病证;特殊作用指的是腧穴具有双向性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特异性作用。最后刘老师说的很受用,减少记忆力,医生干的让医生干,记住记住可以操作的安全穴位。

1 21

今日的学习内容为经络与腧穴,主要讲的十二经络和临床常用的腧穴,每节课的课前预习是相当重要的,因为不预习,基本跟不上老师的讲课节奏,即使当时听懂了,也不深刻。经络学起来也是有点难的,难点难在记忆。各经脉的名称、分类、走向、交接、分布、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以及腧穴的名称、定位、功效等概念,不花时间理解和记忆,简直是没法学下去。周老师在讲课前也强调了,学经络重点关注它对人体的功效,而非外在的物质存在。

经络的作用在《灵枢.经脉》中有“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络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抗御病邪,反映病候;传导感应,调和阴阳,所以历代医学家都十分重视经络学说。“经”为路径,是主干,纵行为主;“络”为网络,为经脉别出的分支,细小并遍布全身。十二经脉对应的脏属阴经,对应的腑属阳经,阴经行于内侧,阳经行于外侧,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气血从手太阴经开始,依次传至足厥阴肝经,再传至手太阴经,首尾相贯,如环无端。开始接触时对这个流注次序还头大,后来加上个流注次序口诀,就好背多了:“肺大胃脾心小肠,胱肾包焦胆肝肺”。边背边感叹:人类还真是个神奇的物种。

在讲临床常用腧穴时,讲了百会、大椎、合谷、迎香、天枢、足三里、涌泉、风池穴等的定位方法和功效。其中我对足三里这个穴位是最熟悉和常用的,今年夏天因为某些原因接触到艾炙,然后一发不可收拾的炙了一个夏天的足三里,体质感觉比往年同期好多了,我的老寒腿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抚阳袪寒效果很好。说这话感觉自己好像虚到不行了似的,其实学了中医基础理论后自我分析可能也就是气血稍有不足和阳虚吧。足三里有扶正培元、补益气血、宁心安神和治疗肚腑疾病等功效。人体经穴数量一共有362个,光一个足三里就让我满满的成就感了,要是能把这362个穴的定位和功效都掌握,再结合具体情况辩证施治,对于我来说肯定是天方夜谭,哈哈哈(让我傻笑一分钟)。结束!

132

11月8日终于迎来了我期待已久的经络课程。这节课由周思远博士老师给我们上课。周思远博士是个非常漂亮的女生,气场非常的强,讲起课来声音非常的洪亮,不愧是针灸老师,据说针灸老师都非常有气场,他的气足,扎针才有效。

这节课老师给我们讲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及重要俞穴。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走向及各种重要的俞穴的独特医疗效果让我们感到非常的神奇,让我再次体会到了中医的强大。古老而又神秘的经络学经过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仍然独具魅力,作用非凡。现如今的养生热更是推崇经络穴位养生,既无副作用,更能从根本调养,尤其是针对亚健康和西医治疗效果不好的多种常见病,效果非常的好。班主任刘老师给我们大家讲准备还要办一个针灸班,我们大家听了非常的高兴,都想去学习,因为今年亲身感受到了穴位按摩带来的很好效果,便产生了想系统学习下经络学知识的念头,以能够更好的运用经络来祛病防病、强壮身体。对我而言,学习经络调理的目的首先是调理好自己的身体。如果还因为自己的学习实践能照顾到家人和朋友或者让他们也重新关注并喜爱中医、愿意践行和传播中医的话,那就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了。希望将来,中医处处锦上有花,繁花似锦。

143

经络一直都被说成全世界最玄妙的学科,今天老师清晰给我们疏理了关于经络知识,才发现经络如一棵大树,经就是主干,络就是树枝和分枝,每个经络都是独立存在又相互影响。经络遍布身体,链接每个内脏器官,反应身体健康和直达治疗的一个完整系统治疗身体病症通过针灸经络穴位可以最直接解决问题。中医的神奇在于调理身体的整体平衡,自我状态的和谐。越来越觉得我们蒲公英班是何其有幸,能跟着一批非常专业的老师学习,感恩。

07

大合影

课程结束,蒲公英们和老师围在一起,随喜赞叹相遇的缘分,留下难忘的瞬间!

准备工作| 陈历平、陈皮、黄菊茹、杨晓慧

妙笔生花| 线辉、郭娜、高霞、李晓

追光逐影| 李晓、高霞

精雕细琢| 高霞

_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