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来到,去佛教绘画中看看那些神奇的老鼠
敦煌榆林15窟 毗沙门天王像
编撰于北宋时期的《宋高僧传》中,有一卷是讲唐代高僧不空的,说是在唐朝天宝年间,吐蕃、大石、康国三国的军队围攻西凉府,唐朝的皇帝一时没有办法,就请来了不空,请他在皇宫里诵经念咒,以佑西凉平安。
不空照办,皇帝亲自主持,忽然地,皇帝看见“神兵可五百员在于殿庭”,有些惊诧,便问不空是怎么回事。不空回答说:“此乃毗沙门天王子领兵救安西也”。故事的结局是这样的:唐朝很快收到了安西的捷报,说是“城东北三十许里,云雾间见神兵长伟。鼓角喧鸣,山地崩震,蕃部惊溃。”
毗沙门天王手中这只宠物,与其说是老鼠,似乎更像一只貂或鼬
当然了,老鼠在这个过程中也帮忙了,它们像于阗神鼠帮助于阗人一样,也为唐朝人立下了“战功”。依然是一只金毛鼠,它突然出现在了吐蕃人的军营里,吐蕃人追着射它,把箭都消耗光了,弓也弄坏了(彼营垒中有鼠金色,咋弓弩弦皆绝),唐军趁机发起攻击,吐蕃大败。
“老鼠”的神奇在这里让人们看到了文化的交融与混合。然而,受到神鼠帮助于阗人最终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悲壮的背影。
毗沙门天王手中的这只老鼠,后来在藏传佛教中化身为“吐宝鼠”。吐宝鼠又称吐宝神鼬,是财神的誓言物,藏名读为“纽列”。据说,吐宝鼠原生活在海中,是八大龙王的眷属,天、人、龙三界所有摩尼宝全部是吐宝鼠吐出来的。它不会排泄,不管吃什么都会化为摩尼宝珠从口中吐出来。龙王在观音发愿经中有感观音菩萨的悲心,在观音化现的白财神前发愿供其驱策。随之吐宝鼠也发愿,愿供那些发愿消除众生受用贫乏的圣尊们驱策,所以变成了各大财神手上的标识物。
看来鼠年来临,老鼠还能带来财运啊!
敦煌最有趣的一只老鼠出现在榆林25窟《观无量寿经变》壁画中。
看到了吗?
在这里。。。。。
再近点。。。。。。
就在这。。。。。
这是一只偷偷溜进佛堂的小老鼠。据说这是敦煌壁画中唯一的一只老鼠,前面毗沙门天手中的更像一只貂。
其实在《观无量寿经》中,并没有提到老鼠,壁画中这只老鼠一定是画师调皮了。不过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说到,蜎飞蠕动之类也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许这只小老鼠就是为表达这个法义而画的吧。
看到这只偷听阿弥陀佛讲法的老鼠,不由让人想起《西游记》中在灵山偷食了如来佛祖香花宝烛的金鼻白毛老鼠精。不知吴承恩是不是从这幅壁画中得到的灵感呢?
由于老鼠有小偷小摸的毛病,自古都不招人待见。可是佛祖说过,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可见老鼠也是有佛性的。
(来源:旃檀精舍 如有侵权 请联系我们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