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月薪上万的工作?

简介: 原创 公司茶水间 看理想 《风平浪静的闲暇》 最近这一两年可能都绕不开的话题,是找工作。 过去找工作的经典配方不再适用,越来越多人的

原创 公司茶水间 看理想

《风平浪静的闲暇》

最近这一两年可能都绕不开的话题,是找工作。

过去找工作的经典配方不再适用,越来越多人的感受是,岗位在减少,投递没回应,面试流程变得漫长。到底什么是有用的努力?答案在空中飘。

今天的文章,来自看理想和辉瑞中国联合出品的职场播客《公司茶水间》第四季,目前的就业市场究竟情况如何?要怎样把自己打造成HR和企业看得见的候选人?

《公司茶水间》第四季

现已上线

本期对谈人:

袁梦Nina,《公司茶水间》主播

钱婧,管理学博士

Ella,某互联网大厂HR

张琳梓,辉瑞员工,职场新人

01.

有机会,但难度上涨

袁梦:钱婧在大学里工作,你对大学校园里年轻人的就业观察是怎样的?

钱婧:我的观察是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我自己的校园里,还有一部分是互联网上,学生们什么学历背景都有。我的感受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焦虑,就业很难。

难可能是一直在存在的客观事实,但这两年,你能非常真切地感知到在校园的朋友们变得更加焦虑,大一的同学已经开始产生就业焦虑。

过去我们大部分人上学校的时候,大一、大二是非常开心、非常阳光、非常乐观的,但是现在就业焦虑感已经波及到大一。甚至,他们提前想到了35岁的焦虑,可能那个时候的自己会失业。

与之相对应的,最近几年对简历的要求更高了,除了学历以外,还要有实习经历等等。

前两天我做了一场讲座分享,在开始前,先收集了一些同学们会遇到的问题,很多问题很焦虑,但是没有落在职场比较具象的地方。比如有同学问,请问现在什么行业好?去做某项工作,会有前途吗?

这些提问体现出了焦虑,但缺乏对具体问题的感知。但这本身就是一个更大的问题。

《小小姐们》

袁梦:Ella在互联网行业工作,你觉得现在的就业市场是怎样的?

Ella:从校招的人数来看,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因为求职的同学太多了,一个岗位可能有很多人投,最后能过简历筛选的,到收到offer的,非常少。

尤其是技术岗位,比如算法岗目标是招5个人。通过简历筛选的大概是80个人,经历一轮、二轮、三轮面试,剩8个人。这8个人我们都想要,我们也都能要,但是这8个人手里可能有更多的offer,不一定会选我们。

对产品经理这些岗位,我们的需求可能没有变化,但是对人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更倾向于有类似工作经历的人,或者在学校做过相关的活动。

袁梦:从拼数量的时代,进入了拼质量、拼经验的时代,难度上涨了。

02.

把自己放在市场里

袁梦:大家怎么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

张琳梓: 个人感受,实习不一定能帮我确定我喜欢什么,但能帮我判断我不喜欢什么。

我总共有过四段实习经历,每一份实习都是一个不同的行业和赛道。实习结束后,我不能确定自己最喜欢哪一段,但是至少确定了,自己更加希望在什么样的平台工作。

钱婧:有些时候,专业可能不属于好就业的,但我们需要去探索。对大部分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来说,每一段都是高品质实习,是很难的。

袁梦:如果现在有些同学想要进互联网,他们要怎么样有效地把自己跟想做的实习和工作机会连接起来?

Ella:首先得有行动力,机会是等不来的。并且,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加注重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拿找工作来举例,大家可以查找一下,找工作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看自己是有什么样的能力,再去匹配市面上现有的岗位。

第二,是去拓宽你的渠道,比如参加学校的招聘会,去公众号之类的地方看春招和秋招信息。

第三,要准备一份很好的简历,把自己的优势展现出来。比如一个设计岗位,需要简历和作品集,这里有一个很细节的地方,一些同学只传简历,在下面贴一个作品集链接,但点开这个链接后,需要专门下载,或者邮件里的二维码已经过期,这一部分已经筛选掉了一批人。

有的同学会细心一点,把自己的简历和作品集都整理在一个PPT里,点开就能看到一个符合时间逻辑的内容,他在学校的经历是什么,做过哪些项目,产出是什么,在这一步,就能提升很大成功率。

钱婧:对很多工作,要先有概念,才能知道自己喜欢还是不喜欢,当HR最后询问面试者有什么想问的问题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想问什么。

我们要把自己放在择业里,不是在择业外,要一个平视工作的过程。工作是一个市场,我是市场其中一个人。

03.

体验高光和低谷

袁梦:那么,要怎样建立对自我的合理期待,缓解焦虑呢?

Ella:这个本身可能是一个伪命题,大家不用锚定焦虑这个词,把自己的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去做就好。

我们毕业之后遇到的问题是找工作,那就去解这个问题。

钱婧:现在人对于风险很敏感,害怕自己做不成,如果做不成,好像它会不太值得自己去做。

但事实上,找工作是一个复杂的游戏,而且容错率很高。为什么我们觉得工作难找?因为希望能找到对自己来讲更划算、更往上探的工作。往上探的过程,是求被看见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含很多细节,如果不进去其中,你不会知道里面有什么。只有亲身去做,才会发现,这个事情是有用的,那个事情是没用的。换句话说,或许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机会到来时,我们难以辨别它。

《重启人生》

张琳梓:大学的时候看过一本书,《遥远的救世主》,里面有提到两种文化,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

我原先没有这么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当时一个学长问过我一个问题,产生疑问的时候,你是先自己去网络搜索,还是问一下别人?我意识到自己有些问题没有积极去主观去搜索过。再遇到问题,我会问自己有没有主观尝试自己解决它?

钱婧:做自己不是等待别人给予,而是把命运放在自己的手里,从自己出发,从行动出发,跟这个混沌的世界充分地交互,去体验它的高光,去体验它的低谷,在这个过程中,长成一个像自己的大人。

*本文经过编辑删减,完整内容请移步看理想App或小宇宙App,搜索“公司茶水间”收听。

♀️

听《公司茶水间》第四季

掌握职场窍门!

原标题:《如何找到月薪上万的工作?》

阅读原文